为贯彻落实伊文(2018)43号《关于进一步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通知》文件精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正风明纪、治本清源,努力开创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新局面,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创建全面特色学校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我校在2018年要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我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使每一位学校干部自觉肩负起“一岗双责”的使命,以踏石留印的劲头持之以恒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坚持把主体责任扛稳抓牢。与时俱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一要有可行的方案。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表,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及每位班子成员的职贵,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方案,将主体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到人。二要有扎实的举措。签订逐层次、差别化、可量化、全覆盖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三要有具体的行动。各年级、处室在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工作外,还要结合本年级、处室实际,瞄准薄弱环节,盯住关键时段,抓住重点人群。
2、坚持把监督责任做深做实。把深化“三转”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突出主业主责,严格执纪问责,充分发挥我校督查室的作用。贯彻配强班子,提升素质的要求,解决“不想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主动作为,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将监督责任压紧压实。
3、坚持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切实管好自己分管的处室和个人。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特别是“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责任考核上动真格,在责任追究上出实招,年终将对照考核细则算好绩效账。
二、践行“两项法规”,强化刚性约束,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1、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结合实际,通过召开支部会议、召开教职工大会、开展知识竞赛、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地学习“两项法规”,与学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结合起来,并通过校园电子屏、宣传栏、座谈会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宣传交流学习心得。
2、学以致用,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定、带头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把党章党规党纪落实到位。
3、强化监督,严肃问贵。一是明确监督的内容,以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大纪律为监督重点,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情况以及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等方面加强监督。二是改进监督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招生考试、干部人事、师德师风、学校收费、工程建设等领域违法违纪问题的追究问责力度,推动各年级、各处室严格依法办事、依规履职。三是加大监督的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政令畅通。
三、善于动真碰硬,强化执纪问责,切实改进作风效能建设
继续紧紧扭住"四风"突出问题,做到监督不松劲、检查不停顿、问责不手软,始终保持有力震慑,努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1、加强作风督查。一是深入查找问题。一是要从信访举报、网络舆情、常规审计等工作中,深入查找违反各项规定精神问题,有的放矢开展监督检查。二是紧盯“四风”问题。明查暗访要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常规检查深入到有关规定落实情况的检查,促进各项制度在教育系统内的有效落实,坚决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发放奖金和津补贴等问题。三是严防问题反弹,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外出考察、会议培训等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公务接待中陪同人员超标、同城接待等现象,着力解决深层次、隐蔽性问题。
2、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典型案件,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既严肃查处当事人,又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问责,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学校干部队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
3、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定期发送信息、保持每周至少发送一则廉政预警信息的频度,及时扯袖子,打招呼,敲警钟。二是深化“三治三促”。根据县纪委安排,在效能建设上将深化治“为官不为”,促工作推进实;治“为民不亲”,促惠民服务实;治“为政不律”,促遵章守纪实。三是持续建章立制。重点对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建章立制,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的浓厚氛围。
四、培育精品工程,强化廉政教育,积极实施廉政文化建设
坚持遵纪守法和崇德重礼相结合,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
1、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做到润物无声。一是继续强化硬件建设,完成“硬指标”。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对照标准将校园廉政文化景点、户外宣传设施、校园板报等硬件落实到位。二是丰富活动载体,提升“软实力”。
2、正常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一是坚持逄会必讲,综合运用短信提醒、集体喊话等方式及时预警,引导自查自纠,严防轻微问题向深度问题演变。二是强化落实,切实用好省教育厅下发的《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组织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三是积极参与创建县教育系统的廉洁示范学校、校园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创建评选工作,各支部要对照标准,从早抓起,加大力度抓,善于抓重点、找缺点、攻难点,以扎实的举措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3、创新开展廉政宣讲活动,做到清风劲吹。一是实施分层次的教育。分为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三个层次,根据各自岗位、年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廉政宣讲教育。二是采取递进式的步骤。创造条件设立廉政讲堂,建立师生间的廉政教育心得沟通与交流机制。三是形成多样化。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根据违纪的性质、情节等进行分类,杜绝“无知违纪、明知故犯”的现象。
五、抓好纪律审查,强化风险防控,不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
不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为重点,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1、注重提高纪律审查效率。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教师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快查快结,着力在提高纪律审查上下功夫。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
2、注重强化各项权力制衡。深化重点领域源头治理,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凡集体决策事项要留据存档,以备检查;积极推行党员干部廉政约谈制度,加强对拟提拔学校中层干部的廉政审核;深入推进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好我校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明确财务管理关键环节,把握经费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走好程序,自觉接受监督,所有的支出事前要研究,事中要监督,事后票据入账要实行财务审批小组会签制度,确保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工作落地生根全覆盖,确保公务消费监管一体化工作规范运行。
六、提升师德水平,强化专项整治,认真抓好政风行风建设
继续狠抓教育行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1、纠建并举,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辅用书管理。要在教辅用书的征订与发行中,严格执行“一科一辅” 的规定,严格按照要求从县局下发的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目录中选用,除此以外严禁任何年级、处室或个人向学生推销和变相推销教辅材料,严禁任何教师强迫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和购买学习用品,不允许任何社会发行机构、单位和人员进入校园推销包括教辅材料在内的任何商品。
2、标本兼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开展专题教育。对有偿家教、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从业规范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师德规范,增强教师的法纪观念和自律意识。二是扎牢制度笼子。坚持公开承诺制,继续组织学校与教师签订承诺书,并向社会公开师德承诺,建立行之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要坚持定期巡访制,发现问题即时整改,严禁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坚持重点约谈制,对师德问题如有偿家教、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年级,约谈年级主任。三是用好惩戒手段。认真调查核实学生及家长反映的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问题,典型案件将公开通报处理结果,坚决刹住从教不廉、以权谋私的歪风。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单位,凡在同一单位一年内发生一起查实的,将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实施诫勉谈话;发生两起及以上查实的案件,将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实施问责。
3、堵疏结合,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各年级、处室要注意筛选与教育有关的帖子,要将网上舆情作为启动我校内部问题解决的钥匙,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即使反映失实也要及时回应,避免群众心中负面情绪积蓄、升级,充分发挥网上舆情对社会现实的“减震器”效应。
一、落实“两个责任”,强化“一岗双责”,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党风廉政建设关系到我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必须使每一位学校干部自觉肩负起“一岗双责”的使命,以踏石留印的劲头持之以恒地抓好党风廉政建设。
1、坚持把主体责任扛稳抓牢。与时俱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一要有可行的方案。根据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解表,进一步明确领导班子及每位班子成员的职贵,通过制订切实可行、符合实际的方案,将主体责任分解到位、落实到人。二要有扎实的举措。签订逐层次、差别化、可量化、全覆盖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三要有具体的行动。各年级、处室在不折不扣、保质保量地完成规定工作外,还要结合本年级、处室实际,瞄准薄弱环节,盯住关键时段,抓住重点人群。
2、坚持把监督责任做深做实。把深化“三转”作为一项长期任务,突出主业主责,严格执纪问责,充分发挥我校督查室的作用。贯彻配强班子,提升素质的要求,解决“不想监督、不会监督、不敢监督”的问题,主动作为,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将监督责任压紧压实。
3、坚持把“一岗双责”落到实处。主要负责人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领导班子其他成员要按照“一岗双责”要求,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反腐倡廉工作,切实管好自己分管的处室和个人。加强对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特别是“一岗双责”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在责任考核上动真格,在责任追究上出实招,年终将对照考核细则算好绩效账。
二、践行“两项法规”,强化刚性约束,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
认真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党性党风党纪教育。
1、学深悟透,入脑入心。 结合实际,通过召开支部会议、召开教职工大会、开展知识竞赛、举办讲座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原原本本地学习“两项法规”,与学习《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处分暂行规定》结合起来,并通过校园电子屏、宣传栏、座谈会等多种载体和形式宣传交流学习心得。
2、学以致用,推动工作。党员干部要带头践行廉洁自律规定、带头维护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真正让铁规发力、让禁令生威,确保把党章党规党纪落实到位。
3、强化监督,严肃问贵。一是明确监督的内容,以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大纪律为监督重点,同时对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的落实情况以及学校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的推进情况等方面加强监督。二是改进监督的方式。进一步加大对招生考试、干部人事、师德师风、学校收费、工程建设等领域违法违纪问题的追究问责力度,推动各年级、各处室严格依法办事、依规履职。三是加大监督的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检查,对“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行为严肃查处,确保政令畅通。
三、善于动真碰硬,强化执纪问责,切实改进作风效能建设
继续紧紧扭住"四风"突出问题,做到监督不松劲、检查不停顿、问责不手软,始终保持有力震慑,努力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
1、加强作风督查。一是深入查找问题。一是要从信访举报、网络舆情、常规审计等工作中,深入查找违反各项规定精神问题,有的放矢开展监督检查。二是紧盯“四风”问题。明查暗访要逐渐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常规检查深入到有关规定落实情况的检查,促进各项制度在教育系统内的有效落实,坚决查处公款吃喝、公款旅游、违规发放奖金和津补贴等问题。三是严防问题反弹,加强对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外出考察、会议培训等规定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杜绝公务接待中陪同人员超标、同城接待等现象,着力解决深层次、隐蔽性问题。
2、严肃追责问责。强化执纪监督,把顶风违纪搞“四风”列为纪律审查的重点,点名道姓公开曝光典型案件,严格执行“一案双查”制度,既严肃查处当事人,又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进行问责,加大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推动学校干部队伍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干事创业。
3、健全长效机制。一是定期发送信息、保持每周至少发送一则廉政预警信息的频度,及时扯袖子,打招呼,敲警钟。二是深化“三治三促”。根据县纪委安排,在效能建设上将深化治“为官不为”,促工作推进实;治“为民不亲”,促惠民服务实;治“为政不律”,促遵章守纪实。三是持续建章立制。重点对作风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总结并建章立制,形成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的浓厚氛围。
四、培育精品工程,强化廉政教育,积极实施廉政文化建设
坚持遵纪守法和崇德重礼相结合,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教育系统廉政文化建设,以优良的党风政风带动校风教风学风。
1、积极开展廉政文化活动,做到润物无声。一是继续强化硬件建设,完成“硬指标”。重视硬件设施的投入力度,对照标准将校园廉政文化景点、户外宣传设施、校园板报等硬件落实到位。二是丰富活动载体,提升“软实力”。
2、正常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做到警钟长鸣。一是坚持逄会必讲,综合运用短信提醒、集体喊话等方式及时预警,引导自查自纠,严防轻微问题向深度问题演变。二是强化落实,切实用好省教育厅下发的《中小学教师廉洁从教读本》组织开展廉洁文化主题活动。三是积极参与创建县教育系统的廉洁示范学校、校园廉政文化示范点的创建评选工作,各支部要对照标准,从早抓起,加大力度抓,善于抓重点、找缺点、攻难点,以扎实的举措确保创建目标的实现。
3、创新开展廉政宣讲活动,做到清风劲吹。一是实施分层次的教育。分为党员干部、教师和学生三个层次,根据各自岗位、年龄、心理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廉政宣讲教育。二是采取递进式的步骤。创造条件设立廉政讲堂,建立师生间的廉政教育心得沟通与交流机制。三是形成多样化。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根据违纪的性质、情节等进行分类,杜绝“无知违纪、明知故犯”的现象。
五、抓好纪律审查,强化风险防控,不断深化惩防体系建设
不断加大查办案件工作力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以规范和约束权力运行为重点,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努力从源头上预防腐败。
1、注重提高纪律审查效率。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党员教师苗头性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坚持快查快结,着力在提高纪律审查上下功夫。深入剖析典型案例,发挥警示、震慑和教育作用。
2、注重强化各项权力制衡。深化重点领域源头治理,实现监督关口前移。加强对“三重一大”决策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凡集体决策事项要留据存档,以备检查;积极推行党员干部廉政约谈制度,加强对拟提拔学校中层干部的廉政审核;深入推进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认真贯彻实施好我校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明确财务管理关键环节,把握经费合理使用的基本原则,走好程序,自觉接受监督,所有的支出事前要研究,事中要监督,事后票据入账要实行财务审批小组会签制度,确保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工作落地生根全覆盖,确保公务消费监管一体化工作规范运行。
六、提升师德水平,强化专项整治,认真抓好政风行风建设
继续狠抓教育行风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
1、纠建并举,认真治理教育乱收费。规范教辅用书管理。要在教辅用书的征订与发行中,严格执行“一科一辅” 的规定,严格按照要求从县局下发的教辅材料评议推荐目录中选用,除此以外严禁任何年级、处室或个人向学生推销和变相推销教辅材料,严禁任何教师强迫学生统一征订教辅材料和购买学习用品,不允许任何社会发行机构、单位和人员进入校园推销包括教辅材料在内的任何商品。
2、标本兼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是开展专题教育。对有偿家教、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等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从业规范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有关师德规范,增强教师的法纪观念和自律意识。二是扎牢制度笼子。坚持公开承诺制,继续组织学校与教师签订承诺书,并向社会公开师德承诺,建立行之有效的多种形式的师德投诉、举报平台,自觉接受家长和社会的监督。要坚持定期巡访制,发现问题即时整改,严禁教师参与有偿补课。坚持重点约谈制,对师德问题如有偿家教、收受学生及家长礼品礼金群众反映比较突出的年级,约谈年级主任。三是用好惩戒手段。认真调查核实学生及家长反映的教师违反师德师风的问题,典型案件将公开通报处理结果,坚决刹住从教不廉、以权谋私的歪风。学校是师德师风建设的第一责任单位,凡在同一单位一年内发生一起查实的,将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实施诫勉谈话;发生两起及以上查实的案件,将对学校主要负责人和分管负责人实施问责。
3、堵疏结合,提升舆情处置能力。各年级、处室要注意筛选与教育有关的帖子,要将网上舆情作为启动我校内部问题解决的钥匙,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及时纠错。即使反映失实也要及时回应,避免群众心中负面情绪积蓄、升级,充分发挥网上舆情对社会现实的“减震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