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党建工作 > 业余党校 >> 正文内容

业余党校

伊川县滨河高中2018年书记讲党课学习材料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 》

 
      
        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就是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
        江河万里总有源,树高千尺也有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下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根本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具有广泛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40年的伟大实践中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70年的持续探索中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0多年的实践中得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华文明5000多年的传承文化中得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根、文明之源。
我们党在推进革命、建设、改革的进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独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既是历史的结论,也是未来的昭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含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可或缺的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论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力量,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标志,必须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当代中国的历史性变革和历史性成就都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走得通、走得对、走得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一条通往复兴梦想的康庄大道、人间正道,必须坚定不移沿着这条正确道路奋勇前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这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伟大精神力量。坚定文化自信,就要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宽广的胸怀,广泛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大胆借鉴吸收人类文明成果,推进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为新时代鼓与中滋养社会、铸造国魂,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坚定“四个自信”,我们就能毫无畏惧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就能坚定不移开辟天地、创造新奇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根据时代条件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不是别的什么主义。
我们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那就是不论怎么改革、怎么开放,都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我们照搬过本本,也模仿过别人,有过迷茫,也有过挫折,一次次碰壁、一次次觉醒,一次次实践、一次次突破,最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道路,我们看准了、认定了,必须坚定不移走好这条道路,与时俱进拓展这条道路,真正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接续奋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党领导人民持续进行伟大革命的成果,也就是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的继续,必须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要求,新时代呼吁着新气象新行为。要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要求,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更好地把握国内外形势发展变化,更好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更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党和人民艰辛理论探索的成果、创新创造的智慧结晶。要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自觉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使更方面的工作更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不断提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能力。
       全面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任务,不断提高社会主义现代建设水平;全面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提高全面治党水平。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一场社会革命要取得最终胜利,往往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但同时是马克思主义革命党,要实现党和国家事业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必须永远保持过去革命战争时期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种拼命精神,紧跟时代步伐,决不能因为胜利而骄傲,绝不能因为成就而懈怠,绝不能因为困难而退缩,勇于改革创新,勇于迎难而上,勇于担当尽责,把新时代中国特色主义一以贯之进行下去。
 
党总支书记、校长焦红立同志给全体党员上党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