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园丁,享快乐人生
春风拂煦,暖意融融。犹如春天一样幸福的感觉是什么?如何看待和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 为了使我校教师对“幸福”的含义有更加真切的认知和理解,我校于3月17日下午特邀请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中学高级教师、周口市第三高中副校长朱刚伟前来做专题报告。
韦校长主持会议
报告会由副校长韦会强主持,我校全体教师参加会议。会议开始之前,韦校长对会议纪律做了具体强调,并对朱校长的个人情况做了详细介绍。
朱刚伟校长简历
中学高级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武汉大学心理学硕士、心理学金牌讲师
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6.27”工程优秀教师
河南省教育系统首批家庭教育指导专家
河南省青少年德育宣讲团成员
国家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
周口市委宣传部《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团成员
河南大学省培计划高中校长提高班特约讲师
中国青少年职业规划辅导师
《大河健康报》特约婚姻家庭心理咨询专家
中国伦理学会德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河省教育厅发行的《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副主编
河南省现代家庭家庭教育研究院研究员、课程专家
周口经济广播电台《都市家长会》直播栏目特约专家
周口三高副校长,兼周口市教育局脱贫攻坚办副主任,兼周口市教育局关工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应全国各地邀请举办家庭教育讲座、考前心理辅导讲座、教师师德修养讲座、做快乐幸福的班主任讲课、健康心理讲座、幸福家庭能量讲座等近400场,均受到好评。
朱校长围绕幸福的认识误区、幸福黄金定律、幸福教师具备的条件三个方面向参会人员一一做了深刻阐释和解读。
关于认识误区和幸福黄金定律,朱校长指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多侧重于如何看待幸福,而不是如何得到幸福。不同的角度,我们能得到不同的答案,但事实上幸福并不是离我们遥不可及,而是伴随在我们身边。
关于幸福教师所具备的条件,朱校长主要从三个层面做了详细解读。
一是具备健康的身体。身心健康是所有幸福快乐的基石,我们应充分感恩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感恩之后,幸福满满。
二是具备职业幸福感:第一应充分认同自己的职业,人民教师无上光荣,教书育人无比神圣。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幸福感的获得就是建立在此之上的。第二要有追求、目标和理想。教师的初心是一样的,就是成为优秀的人民教师,乃至教育家,而“用心”和“坚持”四个字是关键。第三要把读书当作习惯。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阅读积累,我们才能使自己成为“优雅”的代名词,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味、有内涵、有修养的人。第四要调整好心态。我们应摒弃封闭的心态,让自己学会包容和理解,做一个阳光的人。工作是否顺心如意,这点是重中之重。第五要对学生充满关爱。面对学生要目中有人、一视同仁。无私的关爱能够影响学生的一生,能够使师生关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三是具备家庭幸福感:第一应准确理解家庭关系中的平行、孝养、亲子三层关系,三者是相辅相成、相互维系的。第二应妥当处理好各种家庭问题,要坦诚相对,毫无保留。第三要让孩子享受到均等的父爱和母爱。朱刚伟校长结合生动鲜明的事例,为参会的所有教师上了一节影响深远的幸福解读课。
认真聆听报告
报告会现场
韦校长在会议的最后指出,朱校长今天的报告会意义重大,成效显著。希望参会的所有教师通过今天的聆听能够切实理解幸福的含义,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要学会发现身边的小细节,体会其中的大感动。
二是要拥有包容开放的心态,让自己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三是要学会做幸福园丁,享快乐人生。通过今天的会议,所有教师要学会做一个有温度的人、有幸福感的人,让自己的收获感、价值感和学校的发展有机结合,让自己的前途扎根学校,让自己的未来能够像今天的报告会一样充满阳光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