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自己成功适应“线下教学”到“线上教学”身份的转换呢?康艳青老师通过不断思考,摸索前行,制定出了线上教学的方案:“课前充分准备——课堂简洁精炼——课后及时反思”。
课堂教学形式的转变,让老师和学生都在慢慢学习、适应,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找到在校的学习状态,康老师比平时更多的去关心和了解他们,紧抓考勤,每节课前五分钟提醒学生签到。
每天新课结束,都会反思自己的教学有没有出现漏洞;在班优中仔细批阅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问题,在班级群中联系学生;孩子们遇到问题,也积极向我提问;针对大部分同学存在的问题,在下次课前重点强调,争取改正;表现好的同学在群里予以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争取为其他同学树立榜样,在这一个一个的点滴努力下,同学们又找到在学校的感觉了。
高二物理讲的电学部分是个难点,但是由于我县的特殊情况,师生们回家时都没有携带任何书籍。学生预习没有书、老师备课没有资料。面对这些困难,她积极想办法,下载电子书,搜罗配套习题,把学生需要的电子版资料提前发给下发,指导学生利用智慧中小学和电子教材认真预习。每节课都钻研教材,认真备课,精心准备PPT,总结重点内容。课堂上语言表述能力好,讲解层次清晰,重难点突出,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
文科班同学马上要面临学业水平测试,但是由于疫情的原因,课程耽误较多。王老师就精心搜集资料,认真带领学生学习知识点,耐心讲解往年会考试题,充分让学生了解会考重难点。课后及时辅导学生,认真批改作业,对于优秀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于问题学生及时提醒。师生同心,共同努力上好每一节课。
疫情之下的课堂,我们的工作节奏被打乱了,但是只要我们努力,线上课堂,别样的“风景”,同样精彩。
从11月7日线上教学开始以来,她在条件困难的情况下积极寻找解决方案,尽心尽力为学生上好每一堂课。教学期间她注重上课过程,讲究上课的程序,有步骤的进行教学,并通过视频会议和学生进行反馈互动。
积极利用多种网络平台,提高学生参与积极性。国家中小学教育平台、升学E网通都是学校提供给师生的优秀资源,张老师积极利用平台资源,让学生在没有学习资料的状态下获取更多直观教学知识。上课期间大班教学无法看到学生学习状态,在学校升级专业版钉钉后,张老师积极研究上课方式,多方试验利用小班教学,实时关注学生上课状态,并运用点名、举手等方式查看学生学习状态。
疫情面前网课形势别无选择,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力让网课也上的有效率、有质量,让每一位学生学有所得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