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倡导安全文明的方式追思先人、寄托哀思。墓地祭扫要做到人走火熄,避免引起火灾事故。教育学生不在山地、林区、景区、草地、易着火点等禁火区域违规用火和燃放烟花爆竹。
二、预防溺水
家长朋友要教育学生牢记防溺水“六个不准”,同时做好学生的监护工作,让学生远离水塘、水渠、河流、水库等危险地段,不玩水、不戏水,防止溺水落水等意外事故发生。天气转暖,假期里请家长一定看护好学生,让学生牢记防溺水安全常识,教育学生做到“七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7、不准在上学河边嬉戏玩耍;
三、交通安全
教育学生严格遵守交通规则,走路要走人行道,不在马路上嬉戏打闹、不闯红灯、不翻越交通隔离栏,乘车时遵守秩序。
放假回家、返校途中及出行过程中,遵守交通规则,乘坐有资质的、车况好的营运车辆,严禁乘坐黑车、摩的、农运车和超员等存在安全隐患的车辆;到达目的地后及时给老师或家长报平安。
四、防传染病安全
教育学生做好流行病的防控工作,养成勤洗澡、勤换衣服的良好生活习惯;尽量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场所或长时间待在不通风的房间内;特别是不要到歌舞厅、酒吧、网吧等娱乐场所。
五、食品安全
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卫生,不吃没有健康保障的食品,不买无证照商贩出售的食品,不食三无食品和过期食品,以防食物中毒。
六、居家安全
注意用火、用电、用气等安全,防止火灾、触电、雷击、煤气中毒等事故的发生;不沉迷于网络游戏,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七、防欺凌安全
家长应以身作则,在家庭教育中避免粗暴解决问题的方式,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教育学生和同学朋友之间友好相处,不参与打架斗殴,欺凌他人。教育学生文明交友,关注学生去向,不与社会不良青年交往。
八、预防电诈安全
网上交友要谨慎,聊天避免谈隐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信网友,不见网友;不在网络上随意发布不当言论。
网络购物要通过正规官方渠道,谨防电信诈骗。“不听,不信、不转账”,就能保证个人的财产安全。
不参与电信诈骗活动,切勿出售、出租个人银行卡、手机卡、支付宝、微信等给他人使用,切勿以身试法。
谨防游戏币虚假充值诈骗,游戏账号、装备虚假交易诈骗。网上买卖游戏账号等虚拟商品时,凡是对方提出在第三方平台进行交易的都是诈骗。
清明时节,桃花初绽。杨柳泛青,莺飞草长。文明祭祀,平安清明。希望大家度过一个安全充实的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