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研 > 教育教研 >> 正文内容

教育教研

备战高考出实招,名师引领促提升——伊川县滨河高中举行高考作文专题讲座

  近年来,应用文体在高考作文中考查的形式越来越突出,出题频率渐高,这是高考作文的趋势,但在这种趋势下,作文考查的侧重点仍是议论文。为了让教师们走出“作文是写出来,不是讲出来”的误区,认识到“讲”作文的重要性,河南省名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我校副校长赵铁灿从作文段落和篇章架构进行剖析,为全校语文教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让人受益匪浅的高考作文讲座。


 

      研究作文段落与篇章架构不仅有利于高中生掌握议论性作文的写作方法和思路,对论述类文本的快速阅读也是大有裨益。为了让教师们对议论性文本中的逻辑关系有一定的认识,赵校长从论述类、评论类文本及高考议论文体的段落架构出发,紧紧联系高考,旁征博引(2019全国1卷铁凝《照亮和雕刻民族的灵魂》第三段,2020年03月30日《人民日报》 评论《敢于斗争 敢于胜利》第四段,《萤烛之光,点燃希望——给志愿者的一封慰问信》第四、五段),生动地说明,创造性地提出了议论类文本的段落架构是:中心句(论点句)+阐释句+论据。

    其中,阐释句位置灵活,它不仅是学生在作文写作时需要多加留心的部分,也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出题句和考查重点。

      赵校长在讲到高考议论文论据呈现方法时提出了点例和面例的概念。点例“即选择一个事实论据,叙述事例要概括,语言要简明,叙述完事例后要略加分析,不能以例代议。”同时,作文事例表述过长也容易有凑字数嫌疑。面例一般在3个以上,例子简洁,常用排比句的方式组合起来进行论证。论据的呈现方式不一样,表达效果也不相同。点例能对事例进行较为深刻的阐释,面例能营造一种排山倒海之势,使文章内容丰富,更有说服力。

点例举例


 

面例举例

在议论文写作过程中,引用充分的论据作为证明论点的材料是十分必要的。可是,不少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往往只注意引用论据,却不会对论据作分析,走进了罗列论据摆花架子的误区。而分析论据恰恰又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只有对论据作恰当的分析,才能将“材料”和“观点”“粘”起来,使论据真正发挥出支撑论点的作用。这一部分,赵校长提出了阐释分析法、因果分析法、条件分析法、假设分析法四种高考议论文论证分析方法。

 

      议论文写作整体思维内核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文章结构有并列和递进。赵校长建议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围绕中心论点设置三个分论点,并列架构分论点设置思维内核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内核可根据写作需求任意排列组合。此外,文章分五个段落最优,若学生仍采用初中时的三段作文写法会败坏改卷老师的好感。教师在讲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限制性(规定情境、写作任务、价值观导向)和开放性(切入点、表达方式、思考与联想的自由),这样容易找的切入点准确立意,不易跑题、偏题。


在本次讲座的最后,赵校长对全体教师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希望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有研究意识,多关注高考动向和变化,把握高考脉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