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滨河新闻 >> 正文内容

滨河新闻

滨河党建丨弘扬教育家精神,建设教育强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唐代的韩愈对老师的定义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释疑难问题的人,而这其中“传道”在首位。在中国古代,教师就有“经师”和“人师”的区别。“经师”就是“教书匠”,而“人师”即“教育家”。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强调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并提到教师群体中涌现出一批教育家和优秀教师,他们具有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现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为什么这个时代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
     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的时代,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我们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形势。我们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也需要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知识更新和人才需求。在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更需要弘扬教育家精神,以高尚的品格、深厚的学识、卓越的能力、广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奉献的情怀去引领和影响学生,去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探索和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这个梦想需要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人来实现。而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育家精神正是教师立德树人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标准,是教师为国育才、为民服务、为社会贡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只有弘扬教育家精神,才能激发教师的爱国热情、责任担当和奋斗精神,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适应社会需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人才。
     弘扬教育家精神是应对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要。我们正处在一个科技创新日新月异、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时代。教育家精神正是教师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思想指南和行动指针,是教师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不断探索新理论、新实践、新模式,不断创造新成果、新贡献、新价值的动力源泉和精神支柱。
    教育家精神如何引领我们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树立以教育家精神为目标的职业理念。教师要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一种使命和责任,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和谋生手段。教师要把自己的成长看作是一种追求和奋斗,而不仅仅是一种需求和满足。教师要把自己的价值看作是一种贡献和奉献,而不仅仅是一种收获和享受。教师要以教育家为榜样,以教育家精神为目标,不断提升自己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等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努力成为“经师”与“人师”的统一者、“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实践者。
    二是完善以教育家精神为导向的制度保障。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教育家精神落实到教师队伍建设的各项政策和措施中,从选拔培养、考核评价、待遇保障、荣誉表彰等方面,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践行教育家精神。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选拔那些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育人智慧、有躬耕态度、有仁爱之心、有弘道追求的优秀人才进入教师队伍,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培训和发展机会。要坚持以质量为本、以效果为准的标准,考核评价那些在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优秀教师,并给予他们适当的奖励和表彰。要坚持以需求为导向、以激励为目的的方法,提高那些具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的待遇保障水平,并给予他们更多的自主权和尊重。
     三是营造以教育家精神为内涵的环境氛围。全社会要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尚,讲好教育家育人故事,突出典型引领,完善荣誉表彰体系,让教师成为受社会尊重和令人羡慕的职业,让教师真切感受到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成就感和幸福感。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弘扬学术民主的学风,鼓励那些有教育家精神的优秀教师在教育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创新探索,并给予他们充分的支持和推广。广大教师要弘扬团结协作的师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形成以教育家精神为内涵的良好氛围,共同提高教书育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