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高一郭意静
郭意静,女,中小学二级教师,一部高一线上教学优秀教师,担任一部高一化学教研组组长,一部高一年级115-118班四个班化学教师。
停课是生命的守护,不停学是梦的追求。依据停课不停学的宗旨,在学校和年级的领导下,郭老师走下讲台,步入云端,三寸讲台浓缩成方寸屏幕,一屏、一麦、一纸、一笔,郭老师开始了她的教学新篇章。无论线上线下教学,郭老师始终牢记教书育人的天职,认真地对待自己的学生和的课堂,用独特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们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认真备课上课。要想给学生一杯水,我们自己得有一桶水。郭老师努力将线上教学效果最大化,每学习一节新内容之前,郭老师都会提前研读课本、做相对应的练习题,同时搜集跟本节课有关的实验视频和课件。身为教研组长的她,自己备完一节课后所存在的疑虑,在集体备课时跟同组的老师都会进行交流和讨论,带领组员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并确保上课的内容是准确而精炼的。每次上课都会提前五分钟进去钉钉课堂,督促同学们及时进入课堂,新课开始之前会评价上次作业的优缺点,鼓励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写作业,这是知识巩固的很好的环节。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同学们自己动手去解决问题,通过随机连麦的形式挑学生来回答问题,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听课的行为,同时可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一段时间的网课学习,让学生的化学都有所收获。
落实作业的批改和反馈。在郭老师的心中,作业的布置和批改是一种智慧、一种担当。四个班的化学作业,郭老师总是做到全批全改,每次批改完作业,总会有一批优秀笔记和作业,郭老师认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必须做到鼓励优秀,督促后进。每次晒的优秀笔记和作业从不间断,当然她也估计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及时表扬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课后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通过微信群或者钉钉及时反馈和解决学生不理解的知识点和习题。
初心不因路途遥远而改变,使命不因风雨坎坷而淡忘。疫情面前,郭老师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她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在小小的屏幕上,继续挥洒着自己的智慧和汗水,用自己的一片真心兢兢业业,努力为孩子们的青春人生,书写精美的篇章!
杨亚科,121班班主任,121-122班数学老师,一部高一线上教学优秀教师。在线上教学期间,她默默付出、不辞辛苦、尽职尽责、关爱学生,受到了学校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减少授课容量,精心准备,有的放矢。直播授课师生不能面对面交流沟通,对学生听课的状态和知识的掌握情况不能够即时掌握,师生互动交流存在一定的时间差。所以她每天精心准备课件,课堂内容重难点突出,课堂容量要比平时的课堂教学的容量小一些,她重视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把所要讲解的知识分成几个模块,像解剖麻雀一样,个个击破。
做好课堂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空中课堂,隔着屏幕,老师和学生不能面对面交流,所以她利用共享屏幕呈现多媒体课件,关注学生学习的动态适时与学生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紧跟课堂节奏。对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可以给予减免作业的奖励,课后对提交上来的作业,进行批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对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重点强调。她也会在下课后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的总结发送到班级群,帮助同学进行巩固,同学们有不会的地方可随时联系进行单独辅导。
做好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作为班主任杨老师,在网课期间,她利用微信群等工具,有序地开展班级线上管理工作,落实各项学习任务并做好交流沟通工作。严格考勤、关注学情,及时在班级群反馈学习情况。她不定期地给家长联系,向家长询问学生在家上网课的情况,向学生提出网课学习具体要求,力求做到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线上云端一线牵,隔空教学不隔爱。”教学形式虽然改变了,但是杨老师地初心没变,即便师生彼此不相见,在特殊的“教室”里,她孜孜不倦地辛勤耕耘着,她以务实奋进、追求卓越的精神坚守初心,倾情奉献,用智慧与爱心创造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