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滨河新闻 >> 正文内容

滨河新闻

滨河名师|伊川县滨河高中五四青年节优秀教师展示

个人简介

  罗晓媛,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世界历史专业,伊川县优秀教师,伊川县师德标兵,洛阳市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一等奖,河南省信息技术融合优质课二等奖。

颁奖词

  从她的笑脸上,你读出的不仅仅是善意和友好,更有无私的宽容和默默的奉献。一年又一年,她将自己最宝贵的岁月给了自己最爱的讲台。每一个学生,在她眼中就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需要精雕细琢,更需要精心呵护。课上要严格要求学生,课下要关心爱护学生,她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她不像在育人,更像在创作。

事迹材料

  从教以来,她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

  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虽然谈的是学习,但在她看来,只埋头教学而不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法,优化课堂结构,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就会感到困感。在学习新知识之后,他都会反思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处理得不好,哪些教学环节没有很好地衔接起来,学生还有哪些知识没有掌握住,根据这些教学情况及时进行调整,在教学中不断地充实自己、完善自己。

  《学记》里说:“亲其师,信其道”,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课上要严格要求学生,课下要关心爱护学生,做到严慈相济。“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最让学生欣赏、佩服、敬重的教师无一例外都有着正直的人品和过硬的专业素质,所以她时刻要求自己做一个品德高尚、知识渊博的教师,在言谈举止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她只是一名普通而平凡的高中教师,每天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平凡的事,外树形象,内强素质,用自己的妙手、用最真诚的微笑,在打造别人的同时,也重塑了自己,不断编织出属于自己的梦想。

个人简介

  郭志远,男,中共党员,2017年毕业于信阳师范学院,化学专业。2022年所带324班高考一本上线3人,二本上线38人。伊川县县直机关优秀党员、伊川县优秀教师、伊川县中小学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颁奖词
       他潜心耕耘,用爱心对待学生,以满腔的热血追逐自己的教育梦想,努力让学生成为眼里有光,心中有爱,茁壮成长的新时代好青年。
事迹材料
       一、勤恳敬业,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认认真真地做好本职工作。
   “授之鱼不如授之以渔”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不仅教他们学习知识,而且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教学中注意分析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营造一种平等和谐、活跃有序的课堂氛围,力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他经常说:“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作出表率,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一言一行潜移默化修养学生的品行。他认为:治学先治人,凡事德为先。每学期一开学,他一定要抽时间与部分学生谈心,做好工作笔记,建好学生档案,特别是对“后进生”进行深入细致的了解,寻找他们身上蕴藏的闪光点,以找到教育的着力点。在平常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坚持友好、平等的态度,特别是对待后进生,他能用爱心、耐心、信心感化他们,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允许其在改正错误中有所反复,并通过班集体的力量,大家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使其感到集体的温暖。
       三、关爱学生,服务学生。
      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思想教育方法:通理先通心,对学生动之以情,开展以情感人,以感动为先导教育,把动之以情和晓之以理结合起来,使教师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需要而被接受,思想工作也就水到渠成。多年来,他以真诚、公平、温和赢得了学生的信任。他明白教师这个职业是“交心”的职业,“亲其师方可信其道”,他将一腔的真诚扑洒到了学生的教育工作上。他始终坚信,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特点,了解了每一个人成长的不同经历,了解了他们的过去,了解了他们的家庭和周围的环境,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在平凡的岗位上,他默默地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