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应用文体在高考作文中考查的形式越来越突出,出题频率渐高,这是高考作文的趋势,但在这种趋势下,作文考查的侧重点仍是议论文。为了让教师们走出“作文是写出来,不是讲出来”的误区,认识到“讲”作文的重要性,河南省名师、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我校副校长赵铁灿从作文段落和篇章架构进行剖析,为全校语文教师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让人受益匪浅的高考作文讲座。

其中,阐释句位置灵活,它不仅是学生在作文写作时需要多加留心的部分,也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中的出题句和考查重点。
赵校长在讲到高考议论文论据呈现方法时提出了点例和面例的概念。点例“即选择一个事实论据,叙述事例要概括,语言要简明,叙述完事例后要略加分析,不能以例代议。”同时,作文事例表述过长也容易有凑字数嫌疑。面例一般在3个以上,例子简洁,常用排比句的方式组合起来进行论证。论据的呈现方式不一样,表达效果也不相同。点例能对事例进行较为深刻的阐释,面例能营造一种排山倒海之势,使文章内容丰富,更有说服力。

议论文写作整体思维内核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议论文文章结构有并列和递进。赵校长建议在进行议论文写作时,围绕中心论点设置三个分论点,并列架构分论点设置思维内核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内核可根据写作需求任意排列组合。此外,文章分五个段落最优,若学生仍采用初中时的三段作文写法会败坏改卷老师的好感。教师在讲作文时要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限制性(规定情境、写作任务、价值观导向)和开放性(切入点、表达方式、思考与联想的自由),这样容易找的切入点准确立意,不易跑题、偏题。

回顶部